【杂志微阅读】中银协高峰:加快培养数字化人才赋能银行数字化转型

发表时间: 2023-09-12 作者: 培训

  导语: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如今走进数字金融新时代,应遵循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以数字金融驱动金融业变革。这其中,数字金融人才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竞争力,银行业应加强完善数字金融人才培养的架构体系。

  金融科技作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引擎,数字技术的快速演进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源动力。新年伊始,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做好金融科学技术人才培养”;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也提出“大力引进和培养数字化人才”。扬帆起航正当时,两个重要文件的发布,将助力2022年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良好开局,为数字化金融人才教育培训指明方向。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化转型正在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对世界政治、经济和科技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在抗击疫情、复工复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金融已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明确将数字金融分为银行金融服务、数字资本市场服务、互联网保险和其他数字金融四类。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如今走进数字金融新时代,应遵循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以数字金融驱动金融业变革。这其中,数字金融人才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竞争力。银行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完善数字金融人才教育培训的架构体系。

  当前,我国金融科技人才仍处于紧缺状态,其中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技术架构师等岗位最为短缺,数据技术、场景应用、网络安全等专业技能亟需掌握。

  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指导下,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和金融科技50人论坛连续两年发布了《中国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发展问卷调研》,展现了2019年、2020年我国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需求。问卷主要从金融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现状、需求、人才薪酬和人才政策等方面了解不同类型银行在金融科技人才发展中的差异,并最终形成观点和建议,为今后制定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机制、人才目录、课程方案、发展对策等提供参考建议和智力支持。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有了较大改善。在人才机制建设方面,超过半数以上的银行机构将“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列入董事会工作目标,有较为完整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并在年报中披露了金融科技人才占比信息;在培训内容方面,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偏好一致,八成左右的受访机构都偏好金融科技行业实践案例,并对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九成以上的银行机构存在金融科技专业人才缺口,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的金融科技人员占比在5%以下,具有金融科技背景的高管人员占比较低,同时缺乏既懂科技应用又懂业务场景的复合型业务骨干;从人才来源来看,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等类型的银行机构金融科技人才招聘的主要渠道是应届生校园招聘,在招聘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入职人员在金融科技应用方面能力不足,这与应届生在学校接受的课程学习和培养方案直接相关;从人才聚集度来看,中小城市金融科技人才比较缺乏,人才培养和发展扶持政策不足、薪酬缺乏竞争力;从薪酬水平看,一半左右的被调研机构金融科技人才平均薪酬与其他岗位持平,不同城市的相关人才平均薪酬的差异较大;金融科技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主要体现为单位内部专业师资队伍组建困难,课程设计交叉与融合性不足,培训形式与实际时间安排不匹配等。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以数字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蓬勃兴起,夯实金融创新与转型的“数字底座”,在数据要素、数字技术催化下,金融科技新业态迅速演进,银行对科技人员的工作要求发生了较大变化,逐步从传统的信息系统开发转变为响应客户需求、发掘业务场景、设计数字化金融产品、运营金融业务、优化业务流程、管理金融风险等综合性任务。

  数字金融人才是拥有金融与科技综合型专业知识、具备快速学习能力、深入理解金融机构业务运营、掌握数字化转型方法论、了解金融产品与科技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数字金融人才具备的新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复合型,不仅是知识复合,更重要的是能力复合;二是应用型,重点在于数据驱动的金融场景应用;三是创新型,以金融科技的逻辑思维优化业务流程;四是国际化,应重视引进掌握国际先进技术的优秀人才。

  关于能力的概念,历来有不同的解释,各门学科也有不同的理解。简单总结而言,能力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天赋,这是由遗传决定的;另一方面来自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这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锻炼和打磨出来的。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素质、知识和技能、教育与培训、主观努力、社会实践等对能力的影响较为显著。那么,数字金融人才的能力建设要素到底应该包括哪些?笔者认为应具备以下五项能力要素:一是伦理道德与风险防范能力(Ethics),科技伦理道德是衡量数字金融人才的重要尺度,科技向善,应该作为衡量数字金融人才的重要尺度,数字金融人才应坚持守正创新、行稳致远的工作理念,做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规范智能算法金融应用,严守合规底线,保持客观、公正的判断,保障业务和技术的信息安全;二是学习与研究能力(Study),数字金融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同时包括金融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合规知识,金融知识包括高校开设的各门专业课程,技术知识主要是现代的前沿技术,合规方面更加强调法律法规,包括监管政策等;三是业务与创新能力(Innovation),依托数字技术,注重用户体验,应掌握小微金融、财富管理、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数字运营、数据风控模型等金融科技典型的应用场景,并可以综合各类场景组合产生新生态;四是沟通与拓展能力(Network),强调内部沟通,避免数据孤岛,并且鼓励线上化、移动化、平台化和生态化向外拓展;五是业绩与贡献能力(Contribution),看重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突破、研究成果的转化,以及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在相关人才处于紧缺状态的背景下,当前数字金融人才培训与培养仍面临不少困难。一方面,数字金融人才培训体系还没有形成,数字金融课程设计应该体现数字技术重塑金融发展的内在逻辑,目前,多数高等院校开设的金融科技专业课程只是将金融学科、计算机学科简单叠加,并没有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数字金融人才除了数量不足之外,在人才结构方面也存在失衡,如今,多数布局在零售银行的营销和风控上,其实还有很多金融场景,如,数字化运营、供应链金融等领域也存在人才短缺。此外,运用金融科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有些机构或院校培养出来的金融科技师由于没有金融从业经历,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不足。

  吸引社会和行业各方力量助力金融企业加强人才建设。为进一步加强银行业数字金融人才建设,高等院校应加强完善数字金融人才课程、培养方案的设计,为社会培养并输送高素质的金融科学技术人才;地方政府应强化对数字金融人才的支持政策,推动建立城市金融科学技术人才评价体系;行业组织应积极推进完善数字金融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推动金融科技师的技能培养与资格认证。

  本着问题导向原则,中国银行业协会近年来探索开发了金融科技师(CFT)培训课程。这一课程架构体系借鉴了哈佛商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的国际化视野,也充分吸收了本土化的金融实践。课程设计主要包括金融科技发展概况,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以及5G和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在银行业应用的经典案例。培训以“产教融合、复合培养、与时俱进、逐步实施”为原则,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专业理论+案例教学”的培养理念。采用“mini-MBA”培养模式,以实际案例教学提升学员运用数字金融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训内容全面覆盖主要金融科技ABCDI(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汇集了金融科技在零售、对公、运营、风控等多场景的优秀案例。同时,课程内容不断迭代升级,可以根据大中小行发展的不同阶段,量身定制课程,匹配适合的案例。课程内容的核心知识点力求体现完整性、系统性,具体包括:数字金融的基础理论,数理统计、密码学,金融科技战略规划和生态战略,数字银行发展模式,新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5G与物联网等)在数字化转型场景中的应用(如数字货币、数字普惠金融、数字财富管理等),以及监管科技和合规科技。

  金融机构自身需要打造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架构体系。一是制定金融科学技术人才相关标准,推进跨地区、跨机构人才顺畅流动;二是优化金融科技人才需求目录和引进模式,健全人才评价体系;三是建立在职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探索业务与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机制,打造校企联合培养、产学研用协同攻关等合作育人新模式;四是加强职业操守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金融科学技术人才;五是完善鼓励创新、包容试错的用人机制,打通金融科学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六是鼓励选聘具有科技背景的专业人才进入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七是大力引进和培养数字金融人才,如数据治理、架构设计、模型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专业领域人才;八是积极引入数字化运营人才,提高金融生态经营能力;九是强化对领军人才和核心专家的激励措施等。

  《中国银行业》由中国银保监会主管、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是目前唯一一本带有全行业性质的公开刊物,是沟通监管部门和机构的纽带,是行业交流的平台,也是社会了解银行业的窗口。目前《中国银行业》杂志微信公众号已开通征稿邮箱,面向广大读者征稿。我们期待您的稿件。

版权所有  安博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  营业执照  |  技术支持: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皖ICP备2021001185号-1